欢迎来到厦门皓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新闻资讯 / 时间: 2024-11-22

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

 

 


目  录

 

 

 

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510102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基本学制为3年。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为2-5年。

1.目标定位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面了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精通物联网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传感网应用开发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掌握信息产业链中大数据、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媒体专业中的两种扩展技能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测试、维护、管理和服务、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物联网项目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K1-通识教育知识: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知识。

知识目标K2-专业大类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物联网、软件技术、数字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掌握信息产业链中计算机网络、物联网、软件技术、数字媒体、大数据专业中的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K3-专业综合知识:掌握物联网感知技术、单片机技术、嵌入式开发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网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物联网应用平台开发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物联网设备安装与维护、物联网项目规划与设计、物联网应用软硬件开发与测试。

技能目标S1-使用现代工具能力:能够针对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方法、路线、资源,利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工程问题分析及解决

技能目标S2-职业技能: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方法;熟悉专业相关行业标准,了解专业与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能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测试、维护、管理和服务、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物联网项目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

技能目标S3-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素质目标Q1-思想道德素质: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德技并修。

素质目标Q2-职业素质: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突出工匠精神和关键技能,具有扎实肯干、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不同角色。

素质目标Q3-身心素质:拥有健康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具备绿色发展理念和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培养规格

1.毕业生素质要求


2.毕业生知识要求


3.毕业生能力要求

4.培养规格

职业素养规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遵守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规格SY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物联网应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德技并修,突出工匠精神和关键技能,具有扎实肯干、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

素质目标SY2:拥有健康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通用能力规格:具有较强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

规格TY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规格TY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创新创业素质和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理解与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专业知识规格: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方法;熟悉专业相关行业标准,了解专业与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规格ZS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知识。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规格ZS2: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传感器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嵌入式技术相关知识,掌握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等。

技术技能规格:掌握胜任服务面向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业技术,具备胜任服务面向专业领域重要岗位的高水平专业技能,具有解决实际工作环境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能力。

规格JS1:能够针对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方法、路线、资源,利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工程问题分析及解决。

规格JS2:能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测试、维护、管理和服务、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物联网项目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

5.培养规格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

注:H表示强支撑,M表示中度支撑,L表示弱支撑

(三)培养模式

专业根据学院“一核心两特色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导向,实施“三融三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三融是指产教融合、课证融通、企业融入;三结合是指基层共享、中层分流、高层互选的三层结合专业课程体系。依托重庆物联网产业基地与校企联盟平台,企业和学院深度融合,实施企业学校双主体共同培养人才,坚持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向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的职业教育目标。

(四)教学模式

专业结合学校“六个合一”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岗、证、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实习实训”的项目教学模式,突出做中学,学中做,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开展项目教学。通过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一体化。

(五)实施现代学徒制

本着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行业培养和输送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将通过与华为、新大陆、联通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通的校企合作关系,依托合作企业的广大合作伙伴,逐步引入物联网开发职业资格认证,从而构建和实施基于行业标准、企业生产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岗位对接,教师与师傅的对接。

学生通过“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两到三轮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安排,在校企双场景、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模块、多任务、多项目等多形态课程及实训项目学习,实现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递进式提升。

设置公共基础课程17门,总学时672学时。在第1-6学期开设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目标定位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类、人文通识类、职业类。

(一)公共基础课程名称、学时数及课程简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学时:48学分:3

通过对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法纪观念,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讲公德,守纪律,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时:32  学分:2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3.形势与政策

学时:64   学分:1

通过对形势政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要事,增强对社会发展趋势预测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学时:54学分:3

本课程旨在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下的国情世情党情,提高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5.体育训练

学时:102 学分:5

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及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6.实用英语

学时:128   学分:7

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具备一定的翻译基础。

7.大学语文

学时:24  学分:1.5

本课程以文学理论为先导和基础,以分析和指导学习阅读文学作品为重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增长文史知识,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8.中国文化概论

学时:24  学分:1.5

通过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9.应用文写作

学时:32   学分:1.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写作常用的应用文体,写作格式规范,得体。

10.职业生涯规划

学时:16   学分:1

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职业目标,制定生涯规划,并细化执行步骤,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11.就业指导

学时:16   学分:1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核心职业竞争力,把握就业关键环节,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就业准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完成由“学生人”向“职业人”身份角色转变。

12.大学生安全教育(职场安全与健康)

学时:16     学分:1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习者建立职场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意识,了解国家职场工作健康和安全的政策、法规,让学习者能够掌握职场工作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实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防止个人和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及重大的人员伤亡。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时:32    学分:1.5

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4.创新创业教育

学时:32   学分:1.5

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及专利知识融入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毕业生自主就业及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竞争力。

15.专业发展指导

学时:16    学分:1

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内涵特点、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专业涉及的主要学科知识和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等;帮助学生掌握职场安全与健康知识与技能,了解专业职场需求和就业前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6.劳动教育

学时:32    学分:1.5

本课程紧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注重教育引导大学生对劳动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知识传递和实践自觉,突出特色技艺传授和职业体验劳动技能锻炼,充分挖掘优势教育资源,融合革命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通识劳动技能,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综合素质和劳动发展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7.悦美教育

学时:32    学分:1.5

本课程紧扣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

(二)专业基础课程简介

设置专业基础课程6门,总学时396学时,包含物物联网技术概论与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与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等数学。

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全面了解电子信息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备理解电路原理和电路调试能力;掌握电子器件相关知识,具备电子工艺的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具备局域网规划与组网实施能力;掌握编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设备编程、应用开发基本能力;掌握物联网系统思维和创新方法,具有物联网应用和设计的基础能力。

1.物联网技术概论与基

学时:32    学分:2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面对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大类学生,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本课程培养学生了解与认识物联网,理解物联网技术在信息产业技术链中的技术定位与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产业及物联网技术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为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和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整体地了解物联网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应用领域,产业链及物联网发展趋势,让学生对物联网有较系统全面的认识,为从事信息产业技术链相关岗位奠定物联网基础技术架构,为获取物联网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行业发展、岗位需求及终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与基础

学时:32    学分:2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面对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大类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本

课程培养学生认识与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基础知识,理解网络技术在ICT信息产业技术体系的定位与作用,为学生打好新工科技术基础,为后续“云大物移智”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生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主流网络模型、局域网基本原理和组网方法,初步掌握网络互连的基本知识和IP协议的运行机制、应用层常见协议和网络服务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前沿技术,为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维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等方面能力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3.C语言程序设计

学时:64    学分:3

本课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单片机技术、嵌入式开发技术以及传感网应用开发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学习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课程以C语言为载体,讲授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学习者利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打下基础。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面对物联网专业大类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

4.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

学时:64    学分:3

本课程通过对电路与分析、常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接受电子技术新发展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子电路的构思方法和分析方法的由来。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5.数字电子技术

学时:64  学分:3

本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特点、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数字电

路的分析方法,了解一些基本逻辑部件的内部结构,掌握常用逻辑部件的输入与输出特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实践技能,为后续学习单片机技术以及嵌入式开发技术等多门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智能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等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6.高等数学(含高等数学I和II)

学时:140    学分:6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判断和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程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

(三)专业核心课程名称、学时数及课程简介

设置专业核心课程8门,总学时560学时,包含:工程制图与识图、Java应用程序设计、

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嵌入式开发技术、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等。专业核心课程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单片机技术、嵌入式开发技术、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等专业知识,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与测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系统集成、设备检测,应用软件开发等技能,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专业价值观和献身精神等职业素养。

1.工程制图与识图

学时:64    学分:3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制图与识图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制图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2.Java应用程序设计

学时:64     学分:3

本课程为技术型课程,理实一体化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Java语言基础知识与编程的必备知识和工具。掌握Java的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实现方法等,最终达到会应用Java进行程序设计和网络编程。

3.物联网通信技术

学时:76学时    学分:4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物联网系统中所需的各种通信网络技术的优缺点,掌握物联网系统中所需的各种通信网络技术的常见应用场景和应用方式,能够对物联网系统中所需的各种通信网络技术进行基础的分析、设计和开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应用选择合适的物联网通信网络技术和所需软硬件的素养。

4.物联网感知技术

学时:64学时    学分:4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传感器原理、种类及应用,以及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的深刻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利用各种传感器和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对环境、设备和信息的智能感知、采集和处理,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5.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学时:64学时    学分:4

本课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能力课,本课程主要从理论出发,以实践展示具体的实现和机制,使同学们具备单片机应用、单片机开发的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理解单片机应用体系结构,单片机开发调试过程和工具,具备单片机软硬件开发的能力,为物联网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6.嵌入式开发技术

学时:76学时    学分:4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功能和设计方法;掌握嵌入式硬件系统的组成和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及从事嵌入式系统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7.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

学时:76学时    学分:4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物联网工程领域相关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物联网设备的选型,能够编写物联网项目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完成物联网工程施工,能够完成对物联网项目的系统功能测试,为将来从事物联网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

学时:76学时    学分:4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培养物联网专业学生对基于Android的平板及手机的物联网应用的开发能力,理解物联网应用层软件的设计、开发及调试,增强对物联网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职业技能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名称、教学目标及周(时)数

1.电子技术基础实训(1周)

教学目标: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技能,掌握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模拟电子电路分析设计方法。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技能,掌握加法器、减法器、乘法器、数据选择器、计数器、触发器、译码器、编码器等数字电子电路分析设计方法。

2.交换机/路由器配置(1周)

教学目标:掌握常见路由器、交换机基本知识、参数配置,及故障诊断,掌握Internet网络相关服务的配置。

(注明: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实践课。)

3.办公自动化实训(1周)

教学目标:通过对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实训,使学习者掌握日常事务中常用办公设备、工具的操作和维护方法。掌握对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文档演示软件、Internet浏览、网络资料查询、电子邮件收发及压缩、安全、图片处理等常用工具软件的高级使用方法。

(注明: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实践课。)

4.HCIA-IoT认证培训(1周)

教学目标:该课程为华为物联网工程师认证相关课程,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HCIA-IoT认证定位于物联网技术普及,物联网基础开发与运维能力的构建、考核和认证。

(注明: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实践课。)

5.传感网应用开发实训(1周)

教学目标:掌握依照不同传感器、通讯技术知识组合实验和应用开发等,让学生充分熟悉传感网知识及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注明: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实践课。)

6.物联网云平台实训(1周)

教学目标:该课程为培养学生云平台系统功能应用,云平台系统部署运维、管理及优化的能力。

(注明: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实践课。)

7.物联网组网实训(1周)

教学目标:掌握物联网常见通信技术,掌握物联网设备的组网配置和调试,能进行小型物联网系统的组网安装与调试。

(注明: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实践课。)

8.物联网综合实训(1周)

教学目标:掌握有线局域网搭建、无线局域网搭建和基本配置方法;掌握RFID射频识别技术、磁条卡技术、条形码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摄像头配置技术;掌握应用软件的设置与使用。

(注明: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实践课。)

9.顶岗实习(20周)

教学目标:了解企业文化、物联网工程项目建设流程;了解物联网产品性能及特点;掌握设备安装、线缆敷设、系统配置及维护基本知识和技能。

(注明: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实践课。)

(五)建议三年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称及要求

1.1+X传感网应用开发等级证书;

2.华为物联网工程师认证(HCIA-IoT);

3.OneNET认证工程师;

4.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NEIOT);

5.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6.车联网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7.物联网云平台运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8.网络工程师;

9.软件设计师。

建议学生可以取得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中的2项。

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表)

(六)课程对培养规格支撑的矩阵

(一)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附表一)

(二)通识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学进程表(附表二)

(三)实践模块教学进程表(附表三)

(四)专业课时、学分统计表(附表四)

(一)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师资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具有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来自于行业的校外兼职专业带头人2名。目前教学团队有专任教师14人,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0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团队已逐渐成长为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富有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行业/企业代表如下表。

部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行业/企业代表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践教学场地与功能介绍

2.校外实习基地与功能介绍

(三)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

选用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要求,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高质量教材,充分利用图书文献、网络在线资源开展课堂教学,选用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的一流的教学内容和一流的教学资源,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有效地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鼓励利用智能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1.课外职业素质培养讲座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2.三学期教学安排说明

(四)学习评价

1.课程评估的方法介绍

课程评估通常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常用的课程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①考试:考试是最常见的一种评估方式,可以通过笔试或口试来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②作业:作业是一种日常的评估方式,可以布置一些书面作业、项目报告或者实践任务来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③课堂表现:课堂表现是一种即时的评估方式,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回答问题、讨论等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④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互动性强的评估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⑤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估方式,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或者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⑥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一种反思性的评估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⑦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式,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用人单位等的意见和建议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质量和满意度。

2.学习者能力鉴定的主要方法介绍

学习者能力鉴定方法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①A类课程采用传统考核方法,一般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其中平时部分包括考勤、作业、提问等;期末部分采用卷面或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②B类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作部分,理论部分考核内容同A类,实践部分考核内容包括出勤、职业素质、操作过程、操作结果,两类各约占50%。

③C类课程属于实践类课程,主要考核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本部分主要由实践企业进行考核。通过项目方式考核,内容涵盖职业素质、操作过程、操作结果。大致比例为10%、40%、50%。

(五)质量管理

依托“校企联盟”共同建立和完善了专业教学核心环节的制度及考核评价标准,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校、企业、社会为主体的符合高职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由学校、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教研室构成三级监控组织,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通过常规教学检查、专项评估、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信息监控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构建常规教学检查反馈调控、专项评估反馈调控、教学质量评价反馈调控、教学督导反馈调控、学生教学信息反馈调控、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调控等六大体系的构建,在目标设计、组织保障、监控措施、反馈调控之间形成一个闭环,通过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沟通,促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状态。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标准“麦可思”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并反馈到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业成绩——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达到合格标准,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135学分(包括公选课8学分,其中1学分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创新创业意识——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2学分。

“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完成第一课堂学习要求的基础上,至少修满6个“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其中:“德育”不低于1.5学分,“智育”不低于1学分,其他模块分别不低于0.5学分)。

职业素养:

鼓励获得物联网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1+X传感网应用开发等级证书、华为物联网工程师认证(HCIA-IoT)、OneNET认证工程师、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车联网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无线电调试工、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等)

鼓励获得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含一级)以上证书,国家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含B级)以上证书。

人文身心素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附表一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

(二)附表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教学进程表

(三)附表三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

(四)附表四专业课时、学分统计表

(五)专业育人元素集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编制者:***、**、***、**、**、***、***、***、***、**、***、***、**、***等

行业企业参与编制者:

**        区域经理     ******技术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通信研究院

***       高级工程师   *****有限公司

审核:***、**、***

审定:***、***、***

批准执行:学校党组织会议

 

 

 


附件一: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

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

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510102                生源类型:普高、三校生

学年

学期

课堂教学

集中实践教学

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机动

合计

军训

顶岗实习

其他集中实践

16

2

 

 

1

 

1

20

16

 

 

 

 

 

 

16

 

 

 

4

 

 

 

4

19

 

 

 

 

 

1

20

16

 

 

 

 

 

 

16

 

 

 

4

 

 

 

4

19

 

 

 

 

 

1

20

 

 

15

 

 

1

 

16

 

 

4

 

 

 

 

4


附件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510102              生源类型:普高、三校生

平台

模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教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的周数及周学时

总计学时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6

16

0

19

16

0

19

0

0

公共基础领域

人文通识类

06030024

体育训练Ⅰ

 

1.5

32

 

32

2

 

 

 

 

 

 

 

 

06030025

体育训练Ⅱ

 

1.5

32

 

32

 

2

 

 

 

 

 

 

 

06030027

体育训练Ⅲ

 

2

32

 

32

 

 

 

 

2

 

 

 

 

06040041

实用英语Ⅰ

考试

3.5

64

32

32

4

 

 

 

 

 

 

 

 

06040042

实用英语Ⅱ

考试

3.5

64

32

32

 

4

 

 

 

 

 

 

 

06024001

大学语文

考试

1.5

24

24

 

2

开课12周

06020014

中国文化概论

 

1.5

24

24

 

 

2

开课12周

06020004

应用文写作

 

1.5

32

32

 

 

2

 

 

 

 

 

 

 

小计

 

 

16.5

304

144

160

8

10

0

0

2

0

0

0

0

思想政治理论类

0601002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2

32

 

2

 

 

 

 

 

 

 

 

0606010006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64

64

 

4

 

 

 

 

 

 

 

 

10060100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48

 

 

3

 

 

 

 

 

 

 

10060100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6

16

 

 

 

 

1

 

 

 

 

 

06010004

形势与政策Ⅰ

 

0.5

 

 

 

第1-2学期开设(第2学期录入成绩),16学时/学期

10020001

形势与政策Ⅱ

 

0.5

 

 

 

第4-5学期开设(第5学期录入成绩),第7-8学期自学,16学时/学期

100401000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

 

0.5

 

 

 

第1学期开设,18学时/学期

100401000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

 

0.5

 

 

 

第2学期开设,18学时/学期

08010001

军事理论

考试

1

16

16

 

1

第1学期开设,另20学时在线教学

小计

 

 

12

176

176

0

7

3

0

1

0

0

0

0

0

职业类

0101010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5

32

16

16

 

1

 

 

1

 

 

 

 

W0001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6

16

 

1

 

 

 

 

 

 

 

 

09010001

职业生涯规划

 

1

16

16

 

1

 

 

 

 

 

 

 

 

04090014

专业发展指导

 

1

16

16

 

第3或第6学期开设

1601010001

悦美教育

 

1.5

32

16

16

第5学期开设,在线学习16学时,实践16学时

09010002

就业指导

 

1

16

16

 

 

 

 

 

1

 

 

 

 

3207010002

创新创业教育

 

1.5

32

16

16

 

 

 

2

 

 

 

 

 

3207010001

劳动教育

 

1.5

32

16

16

 

1

另16学时为劳动实践

小计

 

 

10

192

128

64

2

2

0

2

2

0

0

0

0

合计

 

 

38.5

672

448

224

17

15

0

3

4

0

0

0

0

专业大类领域

0403020016

物联网技术概论与基础

考试

2

32

16

16

2

 

 

 

 

 

 

 

 

0403020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与基础

考试

2

32

16

16

 

2

 

 

 

 

 

 

 

0403020039

C语言程序设计

考试

3

64

32

32

4

 

 

 

 

 

 

 

 

06010291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

考试

3

64

32

32

4

 

 

 

 

 

 

 

 

04010016

数字电子技术

考试

3

64

32

32

 

4

 

 

 

 

 

 

 

04030009

高等数学I

考试

3

76

38

38

 

 

 

4

 

 

 

 

 

04030010

高等数学II

考试

3

64

32

32

 

 

 

 

4

 

 

 

 

小计

 

 

19

396

198

198

10

6

0

4

4

0

0

0

0

专业核心领域

0404020086

工程制图与识图

考试

3

64

32

32

 

 

 

 

4

 

 

 

 

0404020088

Java应用程序设计

考试

3

64

32

32

 

4

 

 

 

 

 

 

 

0403020014

物联网通信技术

考试

4

76

38

38

 

 

 

4

 

 

 

 

 

0404020013

物联网感知技术

考试

4

64

32

32

 

4

 

 

 

 

 

 

 

06010256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考试

4

64

32

32

 

4

 

 

 

 

 

 

 

0404020014

嵌入式开发技术

考试

4

76

38

38

 

 

 

4

 

 

 

 

 

04090011

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

考试

4

76

38

38

 

 

 

 

 

 

4

 

 

0404020087

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

考试

4

76

38

38

 

 

 

4

 

 

 

 

 

小计

 

 

30

560

280

280

0

12

0

12

4

0

4

0

0

合计

 

 

49

956

478

478

10

18

0

16

8

0

4

0

0

选修模块(六选二)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

0412020012

网络组建与维护

 

3

76

38

38

 

 

 

4

 

 

 

 

 

0406020001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3

64

32

32

 

 

 

 

4

 

 

 

 

0406020002

网络空间安全

 

3

76

38

38

 

 

 

 

 

 

4

 

 

Web程序项目开发

04040012

Java 程序设计

 

3

76

38

38

 

 

 

4

 

 

 

 

 

0404020018

Java Web程序设计

 

3

64

32

32

 

 

 

 

4

 

 

 

 

0412020013

Web程序开发项目实战

 

3

76

38

38

 

 

 

 

 

 

4

 

 

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

0412020038

OpenCV图像处理技术

 

3

76

38

38

 

 

 

4

 

 

 

 

 

0412020039

机器学习技术

 

3

64

32

32

 

 

 

 

4

 

 

 

 

0412020040

深度学习技术

 

3

76

38

38

 

 

 

 

 

 

4

 

 

界面设计

0412020009

图形图像处理

 

3

76

38

38

 

 

 

4

 

 

 

 

 

0412020010

平面设计基础

 

3

64

32

32

 

 

 

 

4

 

 

 

 

0412020011

界面设计

 

3

76

38

38

 

 

 

 

 

 

4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0412020043

python程序设计

 

3

76

38

38

 

 

 

4

 

 

 

 

 

0412020046

大数据平台搭建与存储

 

3

64

32

32

 

 

 

 

4

 

 

 

 

0412020047

大数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3

76

38

38

 

 

 

 

 

 

4

 

 

WEB前端开发

0412020035

HTML5+CSS3+JavaScript入门

 

3

76

38

38

 

 

 

4

 

 

 

 

 

0412020036

网页交互与异步编程技术

 

3

64

32

32

 

 

 

 

4

 

 

 

 

0412020037

Vue前端框架与Node.js服务端开发技术

 

3

76

38

38

 

 

 

 

 

 

4

 

 

小计

 

 

18

432

216

216

0

0

0

8

8

0

8

0

0

公选课

 

 

 

8

144

144

 

 

 

 

 

 

 

 

 

 

合计

 

 

26

576

360

216

0

0

0

8

8

0

8

0

0

总计

113.5

2204

1286

918

27

33

0

27

20

0

12

0

0


附件三: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

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

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510102            生源类型:普高、三校生

模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教学周数及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的周学时

总计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学时

周数

3

0

4

0

0

4

1

16

4

基本素质训练模块

06010020

军训

 

2

36

2

 

36

18

 

 

 

 

 

 

 

 

00000002

入学教育

考试

1

14

1

14

 

14

 

 

 

 

 

 

 

 

04090009

毕业教育

 

1

18

1

18

 

 

 

 

 

 

 

 

18

 

小计

 

 

4

68

4

32

36

32

0

0

0

0

0

0

18

0

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04010067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

 

1

20

1

 

20

 

 

20

 

 

 

 

 

 

04051035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训)

 

1

28

1

 

28

 

 

 

 

 

28

 

 

 

0404040050

办公自动化实训

 

1

20

1

 

20

 

 

 

 

 

20

 

 

 

 

 

 

 

 

 

 

 

 

 

 

 

 

 

 

 

 

小计

 

 

3

68

3

0

68

0

0

20

0

0

48

0

0

0

专业综合技能模块

0404040027

HCIA-IoT认证培训

 

1

20

1

 

20

 

 

20

 

 

 

 

 

 

0404040028

传感网应用开发实训

 

1

28

1

 

28

 

 

28

 

 

 

 

 

 

0404040082

物联网云平台实训

 

1

20

1

 

20

 

 

 

 

 

20

 

 

 

04090007

物联网综合实训

 

1

28

1

 

28

 

 

 

 

 

28

 

 

 

0404040048

物联网组网实训

 

1

28

1

 

28

 

 

28

 

 

 

 

 

 

04060017

顶岗实习

 

9.5

240

20

 

240

 

 

 

 

 

 

 

12

12

小计

 

 

14.5

364

25

0

364

0

0

76

0

0

48

0

12

12

 

 

 

 

21.5

500

 

周数

3

0

4

0

0

4

0

1

0

 

合计

 

 

32

课程门数

2

0

4

0

0

4

0

2

1


附件四:专业课时、学分统计表

专业课时、学分统计表

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510102             生源类型:普高、三校生

项目

课程类别

学时分布

学分分布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必修课

理论课

公共课

448

16.57%

25.7

19.01%

专业理论课

478

17.68%

24.5

18.15%

其他课程或活动

32

1.18%

2.0

1.48%

实践课

课内实训课

702

25.96%

37.3

27.65%

专业集中实践课

192

7.10%

8.0

5.93%

其他课程或活动

36

1.33%

2.0

1.48%

顶岗实习

240

8.88%

9.5

7.04%

必修课合计

2128

78.70%

109.0

80.74%

选修课

理论课

公共课

144

5.33%

8.0

5.93%

专业理论课

216

7.99%

9.0

6.67%

其他课程或活动

0

0.00%

0.0

0.00%

实践课

课内实训课

216

7.99%

9.0

6.67%

专业集中实践课

0

0.00%

0.0

0.00%

其他课程或活动

0

0.00%

0.0

0.00%

专业任选课

0

0.00%

0.0

0.00%

选修课合计

576

21.30%

26.0

19.26%

总计

2704

100.00%

135

100.00%

说明

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为2128课时(109学分),占总课时的78.70%(占总学分的80.74%);选修课为576课时(26学分),占总课时的21.30%(占总学分的19.26%)。


附件五:课程思政育人元素集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集

育人维度

育人内涵

育人元素

课程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实践课

热爱电子信息事业,心系为社会服务的仁爱精神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的心理人格、心理素质、遵守职业道德与技术操守,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进取的价值取向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物联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感知技术

办公自动化实训
物联网组网实训

以人为本、尊重包容、恭敬谦逊的人文精神

遵纪守法、忠诚守信、团结、爱和平、勤劳勇敢、不断自我完善、革命传统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与基础

Java应用程序设计
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训)

奋发上进、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严谨慎独、精益求精、敢于挑战、终生学习、追求突破、追求革新,培养学生耐心、执着、坚持的工匠精神


C语言程序设计
高等数学I
高等数学II

工程制图与识图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嵌入式开发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
HCIA-IoT认证培训
传感网应用开发实训
物联网云平台实训

爱岗敬业、责任担当、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吃苦耐劳、不计得失、甘于寂寞的精神,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大局意识、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

物联网技术概论与基础

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

物联网综合实训
物联网应用开发实训
顶岗实习

纬度释义:道: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德:体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技:体现人与技术技能的关系;业:体现人与职业的关系。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