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厦门皓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物联网无线通信协议介绍

物联网无线通信协议介绍

来源:新闻资讯 / 时间: 2024-11-22

  WiFi很多人比较了解,又称无线宽带网,以速度更快,更容量大的通信而著称,能够使用2.4GHz和5GHz频带在50m范围之内完成传输,是一种准许电子产品传送到一个无线网络WLAN的技术。


  WiFi利用IEEE802.11标准系列给予便于使用的较短距离无线连接和跨厂家互操作性。随着移动联通电信大规模的搭建根据WiFi技术的无线城市,其物联网应用框架已经建立。因为在现有基础设施中普遍存在,其受众度不断提升。


  WiFi是无线网络(WLAN)的一个标准,最早的无线网络能上溯到20世纪70年代,根据ALOHA协议的UHF无线网络连接了夏威夷岛,是如今无线网络的最早版本。之后的198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建立了如今普遍使用的免费WiFi频段,和微波炉频率相同。1991年NCR公司和AT&T公司发明了如今普遍使用WiFi的标准的802.11的前身,用于收银机系统,名称为WaveLAN。澳洲的天文学家JohnO’sullivan和他的同事研发了WiFi技术的重要专利,最初应用在CSIRO(公共健康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的工程上。1997年公布了根据802.11协议的第一个版本,给予2Mbit/s速率,在1999年提升到11Mbit/s,实用价值进一步提高,接着WiFi得以高速发展。


  WiFi定义了MAC层协议和安全性能,但没有定义设备的应用目标和通讯方式,这就意味着全部生产商都能够定义自身的应用层协议,所以很难建立统一标准,这限制WiFi在智能家居设备对设备市场的应用。


  WiFi还设定了网络的中央连接点模型,即如果该连接点不工作,网络便会停止工作。相比于其他协议,WiFi的功耗比较高,所以虽然适用配电设备,但是它在电池供电极其重要的应用中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另外,WiFi还存在扩展性这方面的问题。例如,某种路由器的配置顶多仅适用15台设备,而智能家居预估接近100台设备。另外难题是各类数据源造成的WiFi网络竞争。


  WiFi组网结构

  WiFi有二种组网结构:一对多(Infrastructure模式)和点对点(Ad-hoc模式,也叫IBSS模式)。大家最常见的WiFi是一对多结构,一个AP(连接点),好几个接入设备,我们要用的无线路由是本身就是路由器+AP。WiFi还能够点对点结构,例如两个笔记本可以用WiFi可以直接相互连接不经过无线路由。


  WiFi的安全性能

  常见的WiFi加密有WEP,WPA,WPA2。WEP安全性能很差大部分被淘汰了。现阶段WPA2被业内认定最安全的加密算法。WPA数据加密是WEP数据加密的改良版,包含两种方式:预共享密钥(PSK)和Radius密钥。其中预共享密钥(PSK)有两种密码方式:TKIP和AES,相比TKIP,AES具备更好的安全系数。WPA2数据加密是WPA数据加密的升级版,最好优先选择WPA2-PSKAES模式。WPA/WPA2加Radius密钥是种最安全的数据加密类型,不过因为此数据加密类型必须安装Radius服务器,普通客户不容易用到。

  WiFi技术在物联网中广泛用于能源监控、油气田监测、环境监测、气象监测、水利监测、热网监测、电表监测、机房监控、车辆引导、供水监控,带串口或485接口的PLC,RTU无线功能的扩展。


  基于WiFi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成本低:相比较低于有线网安装、维护、故障检测和升级配线的费用

  灵活性高:并没有电缆的制约,设备可任意搭建和调整

  低能耗:选用低耗能设计,可用于电池供电的产品中

  稳定性高:在有线网络中绝大部分的故障是以连接器所引起的,而无线系统则消除了这类的可能。并可以满足在艰苦工业情况所需要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安全性能:具备多种加密算法,确保传送数据私密性。

  安装周期短:WiFi组网方式,能通过节点的自我组织和自配置功能快速搭建成有效的通信网络。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