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
一、 招考要求
招收计算机、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通信等相关专业的符合国家报考条件的考生。
- 软件工程
入学考试科目:
1、政治理论
2、英语
3、数学(二)
4、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自主命题,含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三门课的内容)
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版
2、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版
- 教育技术学
入学考试科目:
1、政治理论
2、英语
3、计算机应用综合(自主命题)
4、程序设计基础(自主命题,C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
1、凌传繁等,《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1月
2、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版
二、关于奖励资助
被录取研究生除了享受学校相关奖励与资助外,我院还提供如下奖励与资助:
1、对于报考软件工程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考生,根据初试成绩,经面试合格录取者,学院分专业(即不同专业分别奖励)按以下标准一次性发放奖学金:
一等奖1人,奖励8000元/人
二等奖2人,奖励4000元/人
三等奖3人,奖励2000元/人
2、助管奖学金,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助管工作,学院发放300元/月助管奖学金;
3、导师项目资助:根据学生参与导师项目情况,发放一定经费的科研津贴。
三、学院概况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现有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2个硕士点,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物联网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硕士研究生1400多人。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1人,其中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博士30人,留学归国人员9人。
四、软件工程硕士点研究方向简介
1、可信软件理论与技术
以开放式网络环境下的软件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提升软件可信度的形式化的表示、逆向分析、测试与验证等方法的基础理论的关键技术。针对金融信息泄露、网络渗透和攻击等实际问题,研究金融、经济分析等应用软件的可信性分析与评估框架。同时,开展研制保证软件可信度的验证与测试平台。
2、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
研究频繁模式挖掘、面向XML和WEB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表示与规范获取等算法。根据企业的应用模式,研究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的分析,实现对企业运作系统数据的加工与处理。分析企业数据并挖掘有应用价值的知识、规划和模式,开发各种实用智能系统,为各种决策提供服务。重点研究企业投资及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金融系统风险规避方案以及优化管理的措施。
3、财经信息服务与工程
研究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技术、多传感器数据的聚类融合方法、面向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集成学习等基础理论。同时,将基于上述智能技术应用于财经数据分析与处理,为决策提供服务。重点研究企业投资及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金融系统风险规避方案以及优化管理的措施。
4、软件过程与决策管理
依托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研究软件系统规模评估、成本估算、风险规避、软件度量方法等策略与技术。针对复杂环境下决策的不确定性、动态性等问题,就软件过程改进、项目风险管理、进度控制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优化软件生命周期、评估、管理和控制模式。
5、智能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蚁群算法、演化计算、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以及一些新兴的现代智能计算方法与理论。以智能计算与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侧重于研究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各种先进的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包括认知无线电系统、空-时联合处理、信源-信道编码、无线自组织网络、信道盲辨识与均衡、多载波调制、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各种自适应技术等。
6、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从信息的自动获取、信息整合、物品局域联网、局部系统的智能服务与监控以及全网融合等角度研究射频识别、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技术。同时重点研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精细农业等行业,推动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五、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简介
1、移动学习与手机软件开发
研究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学习理论及相关技术,探索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教学系统设计以及研发技术,以提高移动学习质量与效率,为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目前,本研究方向重点探索基于移动宽带网的移动学习问题,如基于移动宽带网的远程指导、移动协作学习、移动情景学习等。重点培养熟练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终端软件设计技术,具有移动系统商业管理理念,能够设计移动学习系统并将之进行商业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2、财经与管理教育技术
针对财经、金融、管理领域专业教学与培训中普遍存在的概念抽象、业务逻辑复杂等突出问题,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将概念形象直观化、业务流程简单化,探求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财经、金融、管理专业教学的新手段和新方法。目前重点研究业务流程重组与建模、以及企业管理、金融管理领域的模拟教学与培训软件系统。培养既掌握企业管理、金融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能够熟练运用软件工程技术,设计企业管理、金融管理领域的模拟教学软件系统,并进行商业推广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ICT教育技术
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等ICT(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实践,探索现代教育理论在ICT领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系统研究提高ICT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从事ICT领域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
4、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
研究教育软件研发项目、教育机构(学校、社会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等)和教育管理机构信息化项目的新技术、管理内容、方法和工具。重点培养熟练掌握教育软件研发项目与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过程控制、项目的实施与质量评估以及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等方面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就业前景
-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
1、各政府部门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人员。
2、信息技术企业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
3、企事业单位软件系统开发、应用与维护人员。
4、高等院校或专职研究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
-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
1、教育部门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
2、教育软件系统策划、设计与开发人员。
3、电视台、广告公司的数字媒体设计师、企业培训策划和培训师。
4、计算机及教育学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人员。
七、关于导师
1、学院实行师生双向选择;
2、导师成员包括我院专职教师、以及来自政府部门和著名企业的高级专家,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环境,为学生就业打通顺畅渠道。
八、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园校区荟庐楼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邮 编:330032
电 话:0791-83845760 邓老师
0791-83845702 朱老师
传 真:0791-83845702
Email:rtyjszs@163.com 网址: http://software.jxuf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