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厦门皓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物联网传感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物联网传感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来源:新闻资讯 / 时间: 2024-11-23
《物联网传感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物联网传感技术 课程名称(英文) IoT Sensing Techn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课程性质 必修 授课语言 中文 授课学期 第5学期 学分 3 课程学时及分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课外 48 36 12 0 适用专业 物联网工程等 授课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先修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 后续课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 课程简介 课程基本定位: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详细介绍了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和应用场合,阐述了主要传感器类型的设计、选用的原则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应用基础,并初步具有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复杂工程问题:本课程中的“智能安全小区防盗系统设计”是利用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融合个性需要,将与智能安全防盗有关的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智能防盗安全体验,属于“复杂工程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物联网传感技术、通信、嵌入式系统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在查阅相关资料基础上,深入分析形成设计方案。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项目管理等多项能力。 核心学习结果:结合自主学习,理解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原理及特性;能够在学习小组中,运用物联网传感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分析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合适的解决方案,并正确有效地开展实验验证工作。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案例、专题研讨 大纲更新时间 2018.4.22 二、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课程子目标 达成方法 1.知识 1.1:掌握基本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电路。 1.2:掌握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性能指标,熟悉传感器的类型的设计、选用的原则与方法。 1.3:掌握传感器的结构和信息管理,了解信息接口模块和通信协议,并将其应用于现代传感器的生产、研制、开发中。 1.4:能够综合运用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针对物联网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研究,设计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能对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 讲授、实验、案例、专题研讨。 2.能力 2.1:具有工程应用与项目设计的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开发能力。 2.2:能够就物联网领域中传感器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在实践环节中,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与小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解决问题。 实验、案例、专题研讨。 3.素养 3.1: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以及自我完善的意识。 实验、专题讨论。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指标点1.4:能够运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物联网工程领域的智慧标识和感知、信息传送和智能处理环节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比较与综合。 课程目标1.1、1.2 2 指标点2.3:能够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的智慧标识和感知、信息传送和智能处理环节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可选方案,根据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确定合理方案,并进行评价,获得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2.1 3 指标点3.1:能够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的智慧标识和感知、信息传送和智能处理环节的复杂工程问题,根据设计目标,确定合适的技术路线。 课程目标1.3、1.4 4 指标点4.2:能够根据物联网工程领域的智慧标识和感知、信息传送和智能处理环节的系统特征及应用需求,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课程目标2.2 课程目标3.1 四、理论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章标题 教学内容 学时 预期学习成果 (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节内容后其知识、能力或素养预期成果达到的程度) 教学方式 (讲授、专题研讨、案例、实验、实地调研等,但不限于此) 课程目标 绪论 1 了解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传感器分类、地位和作用。掌握传感器的概念与组成。 讲授、案例 目标1.1 第一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3 了解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理解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掌握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特性与指标。 讲授、案例、作业 目标1.1 第二章 电阻式传感器 4 了解电阻应变计的结构。理解电阻应变计的温度效应及其补偿。掌握电阻应变计的基本原理和测量电路。 讲授、案例、作业 目标1.1 第三章 变磁阻式传感器 4 了解传感器线圈的电气参数。理解传感器的误差和应用。掌握自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电路。 讲授、案例、作业 目标1.1 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 2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和应用。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性。 讲授、案例、作业 目标1.2 第五章 磁电式传感器 4 了解磁电式传感器的误差及补偿。理解磁电式传感器的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