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远程医疗方面的应用场景及行业痛点
二.配置复杂:每次更换智能手机或到一个新的WIFI环境下都需要重新配置,这也给很多用户带来了不小的门槛;
三.存在安全隐患:WIFI网络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多的隐患,通过WIFI网络传递数据容易导致敏感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
四.功耗较高:部分基于2G/3G/4G的智能医疗健康设备虽然使用方便,但功耗较高,对于经常使用或随身佩戴的手表、连续血压等设备需每天或隔几天就要充电一次,降低了用户使用的意愿。
基于NB-IoT/eMTC的远程医疗方案显著改善以上问题
基于NB-IoT/eMTC的远程健康管理解决方案面向健康管理企业、医院、居家养老企业提供端到端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医疗健康设备、医疗云平台及医疗健康服务几部分。
智能医疗健康设备采集患者的各类特征数据上传到医疗云平台,医疗云平台主要包括可接入各类医疗健康设备的设备接入网关、标准的EMR/EMR 数据库及慢病管理、随诊随访、健康指导等业务服务模块。医生通过医疗云平台可远程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数据,一旦数据出现异常,则立即与患者联系,了解异常原因并给出相关健康指导建议。
所以,基于NB-IoT/eMTC的远程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一.使用方便:智能医疗健康设备可独立使用,无需连接智能手机、WIFI,配置简单;
二.续航时间长:通信模块功耗更低,延长使用时间;
三.尺寸更小:可穿戴产品电源及通信模块更小,降低设备的尺寸和重量;
四.安全可靠:通过物联网专网传输数据,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于以上方案,可适用于以下应用场景:
场景一:慢病管理服务
医院为慢病病人配备基于NB-IoT/eMTC的智能血压仪、智能血糖仪、智能心电仪等设备,监测患者连续/非连续体征数据,并提供后台监控服务。采用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可对部分需住院监控的病人进行远程管理,提高了病床周转率,降低了病人的治疗成本;
场景二:随诊随访服务
家庭医生可采用基于NB-IoT/eMTC的智能医疗健康设备对居民进行远程的随诊随访,无需居民手动填报健康特征数据或去社区医院检查,降低使用门槛,方便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简化随诊随访工作。
展望:为每个人提供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除血糖、血压、体温等基本特征外,基于NB-IoT/eMTC的智能体征检测设备未来还可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如脑电、动脉硬化指数、HRV、脉搏波等更多的体征数据,在远程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中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型和慢病管理模型,为每个人提供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主要有基础运营商、NB-IoT/eMTC模组厂商、芯片厂商、医疗健康设备提供商等参与其中。
上一篇: 物联网如何应用于医疗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