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历程、市场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图]
物联网是指通过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产生的,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形成物与物、人与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可分为四层组成架构,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物联网组成
物联网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及并确认概念,在1995年至2005年间经历了萌芽期。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物联网行业进入初步发展期。直至2009年,中国、欧盟、美国对于物联网都提出国家战略层面的行动计划,标志着物联网行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物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化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战略新兴产业的主导力量之一。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工信部就已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构建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显著提升物联网应用规模和水平。在“十四五”规划下,国家更是先后颁布多项政策文件,大力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物联网产业再次焕发新活力。工信部印发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突破一批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物联网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催生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运营服务模式,导出一批赋能作用显著、综合效益优良的行业应用,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物联网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中提到“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一)
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二)
自2009年中国提出“感知中国”的物联网战略部署,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已在NB-IoT芯片制造、NB-IoT基站建设等领域走在了世界前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广,终端用户亦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高速增长,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自2013年的489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01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33%。
2013-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统计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