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厦门皓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物联网趋势下,汽车制造商与通信SEP持有者之间的博弈 ——Avanci成为通信行业大战汽车行业的角斗场

物联网趋势下,汽车制造商与通信SEP持有者之间的博弈 ——Avanci成为通信行业大战汽车行业的角斗场

来源:新闻资讯 / 时间: 2024-11-22

物联网(IoT)有望在一系列行业中实现爆炸性增长,例如商业房地产、医疗健康、制造业、汽车行业以及更多拥有数据洞察力和自动化优势的行业。无线连接将使数以亿计的产品,从智能电表、联网汽车,到远程机器人和远程手术设备,都加入物联网。

到2020年,预计将有超过260亿台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从而推动前所未有的全新产品经济的发展。这种超乎想象爆炸式的增长,为物联网制造商重塑品牌和产品打开了大门,并使消费者受益于互联互通的世界带来的巨大便利。为了充分实现物联网的这一愿景,这些新型互联产品的制造商必须有一种开放和精简的方式来获取最新的无线技术。为了满足这个迫切的行业需求,Avanci设计了一个同类平台,为物联网的专利和标准化无线技术授权。

Avanci简介

Avanci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是由爱立信、高通、中兴通讯(000063,股吧)等五大IT巨头联手推出的,专为汽车和物联网制造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无线专利授权平台。Avanci为2G(GSM、GPRS、EDGE)、3G(WCDMA、HSPA)和4G(LTE、LTE-A)蜂窝标准提供许可,为当今的蜂窝无线产品提供动力。Avanci虽然声称自身为平台媒介性质,但就其本质为专利池(Patent pool)。

Avanci许可人

目前,Avanci专利池中已有的专利权人41位,其中包括有:中国的中兴通讯、OPPO、中国移动、大唐移动、宏基集团,也包括诺基亚、NTT、日本主权专利基金IP Bridge等国际品牌企业。Avanci的专利权人几乎全部与通信行业相关,基本是运营商或手机企业。

Avanci被许可人

Avanci专利池的被许可人,目前主要还是以汽车公司为主,其中包括宝马、奔驰等15家互联网汽车公司。

Avanci下一个被许可人是谁?

近日,Avanci发布官方消息,授权的汽车品牌已有16个,那么第16个会是谁呢?

据Sixlens数据显示,Avanci成员中的Conversant和Sisvel两家公司,在2020年分别起诉特斯拉专利侵权。但近期在美国撤回了对特斯拉的指控,知识产权权威媒体IAM的主编Joff Wild猜测很有可能是特斯拉已与Avanci达成了专利许可协议。

· 自2017年起Sisvel就在向特斯拉发律师函和专利许可清单,一直没有得到回应,所以在2020年5月正式提起专利诉讼,指控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3、Model X等主力车型侵犯其拥有的3G/4G通信技术的8项专利,而这些专利原本分别属于诺基亚、黑莓、LG和汤姆森公司所有,后被Sisvel收购。

· 自2018年起Conversant就开始与特斯拉沟通,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于2020年2月在德国提起了专利诉讼,诉讼专利同样是3G、4G/LTE的重要基础技术。Conversant在2011年从诺基亚手中购买了2000件专利。

Avanci许可费

Avanci与物联网生态系统共同致力于以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性(FRAND)的方式提供最新的标准无线技术。这一既定行业原则能够确保那些在产品中使用相关技术的人士能够按照与他们的需求完全一致的条件获得技术许可,而创造无线技术的人士能够获得公平的投资回报。

为联网车辆提供公平的固定价格

根据Avanci官网声称的内容,Avanci联网汽车许可费价格永远不会上涨。

不会因下列因素而涨价:

·许可中2G、3G和4G关键专利的数量增加

· 无论多少新的公司加入Avanci平台市场,即使所有标准必要专利的所有者都加入

· 一辆汽车中包含的连接数目

整车收费,还是汽车通信模块收费?

对于提供通信模块的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来说,一台模块提供给车企的售价才100多美金,而最高15美元的许可定价,专利费率一下就占到了15%,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相当于白白为Avanci打工。

据Sixlens数据显示,2019年5月10日,大陆汽车系统公司在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起诉专利许可平台Avanci及其联盟成员诺基亚、Conversant SARL、PanOptis等公司,要求法院判决这些公司违反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公平、合理和无歧视原则,以及垄断与不正当竞争。

该案的判决结果意义重大,因为需要确定汽车产业中的标准必要专利收费模式,到底是按照整车的售价来收,还是按照汽车安装的通信模块的售价来计算?两种模式天壤之别,收费差额巨大。Avanci目前要求每车固定交纳15美元的许可费,而不是按照售价的比例计算许可费率,显然也是想模糊两种计费模式的差别。在汽车网联的趋势下,通信行业的标准必要持有者和汽车制造行业的制造商在专利许可费用的预期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汽车制造商与通信标准必要专利持有者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

转发,点赞,在看,都是真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六棱镜知识产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